前言
在土耳其這部分,有一個很有名的地方,在歷史課本上1453之前的君士坦丁堡,被攻陷後的伊斯坦堡,也是我到土耳其後的第一個落腳處。在我抵達後的一年又三天,我才想到要跟大家分享一下。這個歷史長久的城市,每一個遺跡都像在說著他當年的故事:他為什麼會在這邊,或為什麼會剩下這些;也說了一些人們曾經在這片土地上做了什麼事情,以及改變一些歐洲的事情兒。
抵達、路上
根據上一篇所說,我早上五點下飛機後,就直接搭計程車到了我在booking.com上訂的市區飯店,這個住宿點我當時一晚800台票,地點超好的。下面的地圖可以看到,距離各個名勝古蹟都很近,附近卻也不是大馬路,不會很吵。訂房資訊點進去地圖中會有連結。
到了飯店後,只見一個小小的門,裡邊沒有人就走了進去。不到五秒,老闆就走了出來是個中年婦女,她跟我招呼,說我好早到之類的,跟我拿了護照登記身份後,也給我房間鑰匙等等。我於是搭了電梯上去二樓,因為我行李真他媽超大,所以搭電梯。。。電梯是我這輩子看過最小的電梯,承載人數:二人。我和我的行李要上去還花了一點時間塞進去電梯裡。
時間:0830。整理了一下,出了門,臨走前老闆就問我說清不清楚附近怎麼走,我說不知道,她就操著我聽不懂的英語跟我說要去哪玩,我就大概知道了要去哪些哪些地方,主要還是依照著我在台灣做的功課。
有些人會問我自己出去玩,裝備有哪些。我的裝備有上圖的那些:相機(一定要拍照的,不過可能會遭人覬覦或是搶劫哦),帽子+墨鏡(太陽真的很大,以及裝成一位經驗老道的背包客是個避免被詐騙、被拐的捷徑),小包包(裡面有錢包、護照、防曬、瓶裝水、藥等)、手機我都放口袋、襯衫(避免曬傷)、手錶(在迷失方向時可以判斷哪裡是北方)、手鍊(祈求一趟旅行平平安安)、牛仔褲(萬年經典的李維斯)以上。
雖然太陽很大,但路上很涼,真的很涼;就算我前一晚在飛機上幾乎感覺不到有睡眠,還是覺得精神很好,天氣使然吧我想。早八出門的我,幾乎見不到路上有人,我突然覺得既警戒又有點悠閒,當然悠閒占了八成。我於是輕輕快快地往我的第一站「聖索菲亞大教堂」前進,腳程10分鐘。
聖索菲亞大教堂
我看了地圖說他九點開門,我0845在附近徘徊,因為我不知道他的入口在哪。後來偶然看到了有人在排隊!?雖然快1500年歷史的古蹟才不到十個人排隊很不尋常,不過還是用最基本的直覺跟著排了。
九點一到小門敞開於是走了進去,一眼看到了售票亭以及眾人都往那走去,我的直覺卻使我看到了旁邊的自動售票機,哇靠是自動售票機欸!不過為啥大家都不來用R,而且有好幾台。買完後,走了進去,見到眾人都還在買,我也沒跟他們客氣,就先搶頭香進去了,抱歉了韓國人、中國人以及不知道哪裡人。
靠北,原來我不是頭香,這隻小貓才是頭香。
這個「大教堂」自532年查士丁尼大帝興建的大教堂,到1453年被土耳其人攻佔改建為清真寺,現在是個超級著名的觀光勝地。此外,這個教堂裡面,同時保有了東正教以及伊斯蘭教(現在土耳其絕大部分的宗教信仰),超酷的,等等有圖大家看看。
在進入教堂前,只有期待;但進入教堂後,我感受到了涼爽的大理石、高掛的燈座、神聖的氣氛,更可以感受到近一千五百年的她,就是在這靜靜地望著伊斯坦堡,那種淡定肅穆的表情。
@進入大廳後,抬頭仰望可以看到這個「圓頂」,高55.6公尺,圓頂是清真寺的代表;第二個圓圈內是阿拉伯文,白色的是窗戶總共有40個小窗,因反覆維修所以現在比較像橢圓。左邊是鷹架,從1993年開始修復到現在,使得鷹架似乎變成了博物館的一部份。
@這是「阿拉伯字圓盤」,教堂內有數個圓盤,每個圓盤直徑都7.5公尺,上面是當今最大的伊斯蘭書法作品。
@全能的基督鑲嵌畫,中央為主耶穌,左右兩側分別為聖母瑪利亞與大天使加百利,腳邊匍匐的是利奧六世(拜占庭皇帝)。
@裡面是教堂另外一側的兩個圓盤,中間則是「聖母抱子像」,即是聖母瑪利亞抱著主耶穌,一般來說是認為原本有馬賽克,不過在6世紀反聖像運動所毀壞。
在裡面走走晃晃的時候,我很仔細地觀察建築物的各處,發現這個「廊柱」其實超美的。回家後才知道,這是拜占庭的建築方式。
其實這個建築物我逛了將近三小時,就算不太懂每一塊大理石的意義、阿拉伯文的釋義,總覺得這建築物實在是個好美好美的藝術品。離開時裡面的人超多,還好我早來早看完。接下來是要去街道上囉~
街上(Sultan Ahmet區)
「蘇丹艾哈邁德區」就是伊斯坦堡古蹟、旅遊景點最密集的地區,附近著名的景點有剛剛說的大教堂、藍色清真寺(又名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)、地下水宮殿、一些浴場、方尖碑等等、托普卡比宮殿等等,這幾天我就是在這瞎晃~
伊斯坦堡讓我覺得很新奇的是「路面電車」~街道大概就長這樣,當時去的時候人沒有很多,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還沒放暑假的關係。街道跟台灣的差很多,相信您們看圖就知道了,讓我覺得貼心的是人行道上有一根一根小柱子,應是設計不要讓人掉到電車軌道上的。此外,也常有機車、汽車會直接開在軌道上。
接下來要吃午餐了,於是我就找了一家網路上超級有名的土耳其餐廳,聽說每次都要排隊排好久好久才能吃到,所以我大約12點前就到了,不過發現。「嗯!?怎麼都沒人?裡面也沒啥人呢?會不會是來錯家了,該不會是山寨的!?」我反覆確認了幾次後,就應著店員的招待進了去。
我一坐下後,店員給了我菜單跟一箱麵包(殺小),菜單上只有可樂我見過。看完菜單後點了一些我沒看過也不懂的東西,我才剛拿出手機要發IG的時候,就上菜了。
第一個麵包,土耳其的主食是麵包,是那種外皮硬硬薄薄一層的,而裡面是軟的麵包;通常餐廳的麵包都是吃到飽,把台灣在家裡、街上看到的米飯全部轉換成麵包就很好理解了。
第二、三個是米布丁跟蜜桃茶,米布丁是我微夢寐以求的甜點,顧名思義就是在布丁裡面加入米粒,我也說不上有啥特別的味道,就是布丁+米,口感有點像是優格,特殊特殊的好吃fu。蜜桃茶就罐頭我不想說了,有夠貴,特別又是麵包很乾的時候。
左邊是烤牛肉,土耳其有名的是沙威瑪跟烤肉,土耳其烤肉百百款,我也不知道我吃的是啥種烤肉,反正就裡面鬆鬆的,有點貴但普通。中間是扁豆湯,人生第一次喝這,喝起來有點鹹味算好喝,旁邊檸檬是加湯的。
再來是飯,他們的飯都會弄成我小時候吃咖哩的小山丘形狀。他們裡面加了「米型麵」,一種不知道是啥的東東,不過讓飯瞬間多了一種香味,我超愛!不過一坨要40台幣我也是不敢多吃幾口。以上大約300台幣,吃到飽死。
吃完如果不走路肚子會變大,所以我吃完就來室內納涼了,而且還是最涼的那種—地下室。這邊是地下水宮殿,聽起來很屌,不過其實就是皇宮的蓄水池而已。不過其實實際上也很屌,裡面超多柱子,當時興建這邊的奴隸死後,名字都被刻在柱子上。這邊也超像電影中會有食人魚跳起來把你頭咬掉的場景,還好遊客多我不怕。裡面最有名的是有梅杜莎頭的石像,轉一邊被壓在其中一根柱子底下,覺得挺可憐。快200台票我逛20分鐘,也是挺貴。
藍色清真寺(Sultanahmet Camii)
因為是清真寺,所以對男女的服裝有要求。記得是男女都不能穿短褲、女生要包住頭髮(現場會發放頭巾),要脫鞋進去~
一進到清真寺,可以看到地板大部分都是地毯,以及很多人坐在地上休息,於是我倚了個大理石的柱子坐下休息,因為一整天在熱熱的外面走了許多路。坐下的同時,有個小屁孩就過來找我玩,最後還打我,媽的。
我覺得清真寺除了建築外面很雄偉外,內部雕梁畫棟更是令我覺得超酷。坐著仰頭看著這間密密麻麻,好像數也數不完的花紋,會頓時聽不到人聲的嘈雜,悠閒之中還有些讚嘆。
這是清真寺中庭的景觀,左右是喚拜塔,沒拍到人無法跟人比大小,人大概就跟裡面的國旗差不多大吧。到了這邊才知道人家說去歐洲玩要帶廣角鏡,等效26根本拍不進去QQ
博斯普魯斯海峽(Eminönü區)
來到伊斯坦堡就是會來歐亞的交界的博斯普魯斯海峽,看看這裡的海景、搭搭船、吃吃魚堡~這位小姐姐是在藍色清真寺遇到的廣東人,跟他隨便逛了一下午,路上沒說啥也是奇特。
因土耳其盛產水果,所以路邊很流行現榨果汁,每天喝一杯就不用吃水果了~不過吃水果便宜一點。
海景,很多海鷗、船的柴油味、以及人聲鼎沸。對面就是伊斯坦堡的亞洲區。
因為靠海,有一些魚的料理,我選擇吃了很多人推薦的速食魚堡,買了之後我才發現我其實不愛吃魚,好多刺!
今天大概就這樣,第一天因為怕在外面待太晚被人拐了,詐騙。